时间:2024年03月19日 15:16 浏览数:次 来源:威廉希尔中文官网中国民族报 2024-01-31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孙绍骋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广西考察,听取新疆工作汇报和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这一重大论断,是从两个大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考量,对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具有定向引航的重要意义。中国民族报今起开设“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专栏,约请民族地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撰写文章,介绍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条主线”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学习体会和经验做法。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大论断,对做好新时代民族地区工作具有定向引航的重要指导意义。自治区党委年中召开全会对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作出部署,全区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推开一系列工作。根据工作推进情况,结合实践中的探索,年底自治区党委又制定了《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全力把这条主线落实到内蒙古各项工作之中。
深刻认识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极端重要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长远之策、固本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用“四个必然要求”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并将其确定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掀开了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升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赋予了民族地区新的使命。
自治区党委深刻认识到,全面贯彻这条主线对内蒙古走好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具有特殊重大意义,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从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从办好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的高度来把握这条主线、贯彻这条主线,始终做到想任何问题、作任何决策、干任何工作都紧紧围绕这条主线来展开。在媒体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花开”“家园”等专栏,高频率高密度开展宣传,营造起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浓厚氛围。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多次听取有关部门单位汇报,督促各地各部门细化实化贯彻落实的思路举措,推动全区上下聚焦聚力、全面覆盖、深入具体抓落实。
全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厚,是我们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总遵循总引领。自治区党委将其列入党员干部学习计划和教育培训规划,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设立专门课程、举办专题培训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加深对“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五观”等理念和要求的理解把握,深刻领会其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切实弄明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的是什么,努力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制定出台《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把“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模范”确定为“七个作模范”的目标之一,引领全区上下弄清楚贯彻这条主线需要干什么,有的放矢地抓好落实。组织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工程,推出一批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扎实做好宣传阐释工作,努力为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提供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继续组织各级深入开展学习研讨交流,更好把这条主线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学深悟透,不断打牢思想根基。
找准发力点做好结合和融入的工作
主线能否全面贯彻到位,关键看和具体工作结合得紧不紧、融入得深不深。自治区党委研究出台的“28条具体措施”,从明确职责抓起,赋予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负责各项工作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职责,赋予各级党委统战部负责民族工作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职责;把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写入各部门各单位“三定”规定,写入各议事协调机构工作规则及其常设办事机构工作细则,推动写入各行业规章、社会组织章程和村规民约、市民公约,融入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了这项工作由谁来干、干什么,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行为准则和日常习惯。同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把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机关建设、巡视巡察工作和政绩考核,不断压实责任、强化自觉,进而成为自然。
在“共同”上做文章出实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是前提也是目的。我们围绕保障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对各地各部门贯彻实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对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进行梳理清理,切实让各民族依法平等充分享有民主权利。聚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后半段延伸到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算发展账、惠民账和大力宣传阐释“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内蒙古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指引下取得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投身办好“两件大事”,团结奋进新征程。着眼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在资源开发、产业建设等方面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评估和分配机制,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舍饲圈养、庭院经济等着力打破农牧民种养收入“天花板”,让各族群众共同增收致富。“共同”的文章做得越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得越牢。我们将进一步创造条件推动各族群众更加广泛地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让大家有事情一起干、有困难一起扛、发展成果一起分享。
打响北疆文化品牌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要求,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和指引,系统集成内蒙古大地上的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文化形态,从办好“两件大事”的实践中汲取精神养分,着力打造以守望相助、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北疆文化品牌。在研究阐释上,成立北疆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合作举办北疆文艺论坛,邀请专家学者通过参与专项课题、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深入研究挖掘北疆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特质。在宣传推广上,推出一系列多角度展示北疆文化的新闻、评论和新媒体产品,组织实施北疆文化创作工程,举办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广泛开展以弘扬北疆文化为主题的群众文体活动,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健全研究阐释、传播推广、创作生产、支撑保障机制,着力打造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北疆文化特色的符号和形象,并将其充分体现到城市街区、旅游景区、边境口岸、特色村镇等建设之中,更好地展现北疆文化蕴含的历史之韵、民族之融、人文之美。同时,坚定不移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各民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
健全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长效机制
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是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发挥制度管长远、固根本的作用。自治区党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前置审核条件,建立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的审核、评估、清理机制,重大资金安排使用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审核机制,保证这项工作不论什么时候、由谁来做,都有规矩可循、能常态长效抓下去。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对各类规划和重大工程项目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审核把关、对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重点任务的财政保障,同时结合实践不断完善统筹协调、检查督办、跟踪问效等机制,加强对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责任的监督考核,确保这条主线有形有感有效地落到北疆大地上。